汉院学子青春实践行:“一见青心·芳史留香”实践队赴山东省青州市开展社会调研活动
日期:2024-08-25  发布人:传媒学院  浏览量:0

汉院学子青春实践行:“一见青心·芳史留香”实践队赴山东省青州市开展社会调研活动


一见青心·芳史留香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传媒学院“一见青心·芳史留香”中华文化传承队于8月11日至17日走进山东省青州市青州古城、偶园、松林书院、青州博物馆、清风峪农庄乡村旅游丰景园、井塘古村景区、云门山景区、范公亭公园—李清照纪念祠、范公亭公园—三贤祠、钓鱼台水库、胡林古景区等众多地点进 行了细致的走访和调研,实地感受青州地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厚植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

8月12日下午,社会实践团成员在指导教师马茜的带领下,前往青州古城进行调研学习,感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青州古城的历史可追溯至七千多年前,这里曾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在青州古城的主景区,众多衙署建筑遗存、西洋建筑群、古街牌坊以及明清时期的青砖青瓦街道和传统民居,令人目不暇接,构成了一幅宏伟的画卷,彰显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随后,实践团队来到了偶园,通过对偶园的参观,队员们对偶园内的故事有了初步的认识。青州偶园作为清代刑部尚书冯溥的私家园林,被当地人称为“冯家花园”。其中“北海世家”展馆内冯氏勤劳、爱国、爱民、清正、和睦的家风家训,至今仍有深远的教育和引领意义。通过参观偶园,我们实践队深刻体会到了历史文化的厚重和家国情怀的重要性。青州偶园不仅是清代刑部尚书冯溥的私家园林,更是传承了冯氏家族勤劳、爱国、爱民、清正、和睦的家风家训。这些家训不仅是历史的印记,也是当代青年学习的榜样。在“北海世家”展馆中,我们看到了这些家训如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它们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教育和引领意义。这次参观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激发了实践队员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使大家更加坚定地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中。

8月13日早上,团队成员在高麟翔同学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望寿阁、山神庙、红树丹崖、状元树等知名景观。通过对5A级景区云门山的参观与调研,根据各个知名景点团队成员查阅了景区相关资料并对其各个景观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团队成员积极拍摄云门山美丽风景,并为云门山制作独特的宣传视频。

8月13日下午,社会实践队前往青州市博物馆进行调研学习,旨在深入了解青州悠久的历史,亲身体验青州的文化魅力,并探索文物背后的故事,领略齐鲁大地孕育的丰富文化瑰宝和灿烂的中华文明。

青州市博物馆,原名益都县博物馆,成立于1959年,2008年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7年升级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新馆于2023年5月15日开放,建筑面积50934平方米,由张锦秋院士设计,融合汉唐风格。馆内设有六大功能区,藏有6万余件文物,包括3000余件国家珍贵文物。展览区分为8个展厅,利用多种手段展示文物价值。馆内最著名藏品为龙兴寺遗址出土的400余尊佛教造像,被评为改写东方艺术史的杰作。自2009年免费开放以来,获得多项荣誉,观众接待量逐年增加,对传播青州历史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团队成员依次参观了明状元赵秉忠殿试卷、龙兴寺佛教造像、东汉宜子孙玉璧等珍贵馆藏。在青州博物馆的参观学习中,团队成员学习了馆藏文物所承载的历史内涵,也进一步深化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在参观完青州博物馆后,实践队一同来到了松林书院参观学习。松林书院位于青州一中院内,是青州一中的发祥地,青州文脉所在,儒门传道的千年杏坛。松林书院占地2940平方米,拥有传统建筑风格,以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中院和后院的正房分别是前讲堂和后讲堂,两讲堂前都有青砖铺成的台墀和带前廊的东西厢房。后讲堂西侧有纪念宋代名相王曾的读书台,后讲堂与东厢房之间有游廊连接,收藏有历代碑碣。

在王老师的讲解中,我们得知松林书院不仅是培养名儒的地方,也是我党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王翔千和王尽美在此宣传革命,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和中共党支部。冯玉祥将军的演讲激励学生参与抗日。校内师生参与多个革命组织,推动反帝爱国和抗日救亡运动。松林书院培养了多位革命烈士、省部级以上干部和文化大师。如今的松林书院,已经成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革命文物名录单位,先后被评为塑造论哲学书院、青州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青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州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青州市党性教育基地、青州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潍坊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

在新的历史时期,松林书院以其特色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不仅成为青州一中重要的文化标志,对立德树人、培育卓越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州古城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8月14日上午,社会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清风峪原生态农业基地,开展基地调研学习工作。清风峪原生态农业基地位于国家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国优秀乡村旅游目的地、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青州市王坟镇赵家庄。基地占地1500亩,主要种植猕猴桃、葡萄、桃、杏、苹果等10余类上百余种果树及各种时令蔬菜,产品绿色、天然、原生态。

据实践团调研发现,该基地依托于乡村旅游特色线路,向游客提供包括观光、采摘、品尝、学习等在内的多项服务。这些服务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还使他们在观光过程中获得知识,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该基地致力于成为青州旅游线路中一个独具魅力的生态观光旅游目的地,并且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达到4万余人。此外,该基地荣获了包括山东省巾帼居家创业就业脱贫行动大姐工坊、山东省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等多项荣誉,经过团队成员的深入调研与学习,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绿水青山”生态效益与“金山银山”经济效益之间的和谐统一。

7月14日下午,青州市会议室内,社会实践团与青州市领导进行了一次富有成效的座谈交流。座谈会上,由传媒学院领队教师马茜及八名学生组成的团队,与青州市团市委张书记、文旅局彭主任、刘主任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围绕青州市旅游资源的挖掘、文旅视频创意等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座谈会伊始,青州市文旅局彭主任对汉口学院传媒学院社会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为后期工作做出了具体要求。随后,马茜老师作为领队教师发言、张明杰同学作为本次活动队长代表同学们发言、赵玥同学代表视频宣传组同学发言。在交流讨论环节,双方围绕后期的实践活动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实践队成员积极建言献策,为青州市的文旅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文旅局的领导们也认真倾听并给予了积极回应,表示将充分吸收和借鉴实践队的经验和智慧。

7月14日晚,实践团成员们前往了青州市不夜城。本次活动旨在深入挖掘青州不夜城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推广青州的特色活动,进一步加深公众对青州文化及传统文化的认识。

青州不夜城,北依国家5A级旅游名胜云门山,南临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九龙峪,且与云门山四季滑雪场交相辉映。该项目总长度达1200米,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精心打造成为一条以国潮文化为核心,融合古风古韵、齐鲁民俗与现代文化元素的多元化步行街。此不夜城模式,以旅游业、文化产业及新零售为引领,旨在吸引客流、促进消费、带动就业,实现多业态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奋力推动青州“千年古城新崛起”!

为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青州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以及独特的建筑艺术。社会实践队于8月15日前往青州市井塘古村景区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学习活动。

井塘古村山水宜人,秀美的风景为实践队员们带来了独特美妙的古村体验。在队员们调研期间,发现村民们豆腐坊、菜饼、煎饼等特色手工小吃店特别符合古村的意境。同时,古村内诸如黄米酒、槐米茶、山楂茶等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意识仍有待加强,井塘特色文创产品的开发也亟待队员们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先有胡林古,后有青州府”,8月15日下午,实践队员们来到了当地景区胡林古,感受人文历史,地质变迁以及古风尚存的田园风貌之淳朴。学习调研当地独特喀斯特的地貌,覆盖率75%以上的森林景区。参观“青云亭”、“会仙亭”等地,一同感受延续至今的胡林古风景区原本的自然风貌。

胡林古风景区正致力于发展成为以地质文化为特色的新型美丽乡村。实践队深入此地,调研其按照“地质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实施情况。通过咨询当地居民,学习当地地质文化科普、青少年研学、休闲度假旅游、中草药与道家内丹养生术,以及绿色农业等产业的结合发展情况。了解胡林古景区如何以地质文化铸魂,以道家自然主义哲学与生态美学为引领,打造中国山区乡村振兴的楷模。

实践队通过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紧密合作,实践队不仅为青州市的文旅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也加深了对青州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未来,青州市有望借助这些文化与生态资源,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实现和谐统一,为共同促进千年古城新崛起,共同书写新篇章!

END

来源|传媒学院

编辑|李明羲

审核|吴芷汀

指导老师|蒋正

扫码关注我们

致力于服务传媒学子

汉院传媒团学联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