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及其特殊的“武汉新闻”课|2024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认知实习专家讲座
日期:2025-03-02  发布人:传媒学院  浏览量:45

2025年2月27日下午,汉口学院传媒学院于音乐厅开展了2024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知实习专家讲座。本次讲座荣幸邀请到国家级播音评审专家、武汉广播电视台杰出代表陈勇老师担任主讲嘉宾。陈勇老师不仅是国家高级主任播音员主持人,武汉广播电视台《武汉新闻》主播,《电视问政》节目主持任,还担任了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播音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新闻中心新闻发言人以及英才金话筒大赛评委,其深厚的行业背景和卓越的成就为本次讲座增添了无限光彩。

 

传媒学院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出席嘉宾有:汉口学院副董事长、副校长、传媒学院院长王鹤教授、传媒学院教学副院长王超老师、广编系教师王晶晶老师、余来老师和广编系辅导员王蕊老师。

讲座伊始,由广编系主任马炜玮老师简要介绍了讲座的流程与目的。随后,传媒学院教学副院长王超老师上台致辞,他首先对陈勇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认知实习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王超老师强调,通过实地观摩和交流学习,同学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前端市场的人才需求及工作环境,加深对专业的理解与认同,激发职业兴趣,明确职业规划,提升专业技能。

本次讲座的核心环节 —— 专家深度解析时段,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顶点。陈勇老师系统阐述了广播电视机构的实际运作框架与流程体系,随后以《武汉新闻》《电视问政》等标杆节目为样本,运用庖丁解牛式的专业视角,条分缕析地拆解了从节目策划到制作的全流程。从前期调研的严谨方法论,到拍摄环节的镜头语言与现场调度艺术,再到后期制作的剪辑美学与包装技法,陈勇老师通过鲜活案例构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多年积累的行业经验。

在专业讲解中,他着重指出节目内容的真实性原则、互动性设计以及传播效果评估的重要性,引导在场师生深刻领悟到优质电视节目背后所承载的专业智慧与媒体社会责任。整个讲解过程既具宏观理论架构,又包含微观操作指南,其深入浅出的授课风格与干货满满的内容输出,赢得了现场师生的热烈反响与持久掌声。

讲座结束后,进入了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围绕专业学习、AI赋能、实践困惑及职业发展等问题与陈勇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陈勇老师耐心解答,给出了诸多实用建议,为同学们指明了方向。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不仅加深了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理解,还明确了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学习方向,收获颇丰。

讲座尾声,汉口学院副董事长、副校长、传媒学院院长王鹤教授作总结致辞。她系统阐释了 "实践赋能学术" 教育理念,强调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领域,实践环节对理论体系构建的关键支撑作用。王鹤教授寄语青年学子将本次讲座所学转化为创作动能,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在创作中锤炼专业技能,以实践为锚、以创新为帆,推出更多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价值的作品。针对职业发展路径,她特别指出:"当代传媒人既要做理论的深耕者,更要成为实践的弄潮儿。" 建议同学们建立 "课堂 - 实训 - 创作" 三位一体的成长体系,通过项目制实践提升全流程操作能力,为职业发展筑牢实践根基。这番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寄语,引发了师生对传媒教育本质的深入思考。

这场讲座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思维的启迪。它让同学们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有了更全面、深入的理解,明确了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学习方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同学们会带着此次讲座的收获,不断前行,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高素质应用型传媒人才。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