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讲座 | 武汉博物馆副馆长邓琰:解锁分众时代博物馆助力文化传承的多元密码
日期:2025-04-28  发布人:传媒学院  浏览量:8

2025年4月16日,汉口学院音乐厅内座无虚席,“分众时代的多元传播——博物馆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展” 主题讲座在此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特邀武汉博物馆(武汉市文物交流中心)副馆长、湖北省博物馆协会社教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博协志愿者专委会常委、中国博协区域博物馆专委会常委邓琰研究员主讲,吸引了全校众多师生热情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讲座伊始,邓琰研究员开宗明义地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博物馆作为承载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场所,正面临着分众时代带来的全新机遇与挑战。随着时代进步,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不断变革,教育传播方式也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面向公众转向分众。

在分享博物馆分众教育、多元传播实践时,邓琰研究员列举了丰富多样的生动案例。各地博物馆深入挖掘馆藏资源,打造特色展览以满足不同观众群体需求。如西安博物院联合武汉博物馆举办的 “汉唐长安女性生活”展,聚焦特定历史时期女性生活,让观众深入了解当时文化风貌;武汉博物馆的 “妍姿・芳华——民国女性的时尚风情” 展,则展现民国女性时尚魅力,广受观众喜爱。

博物馆还在提炼城市文化记忆、融合当代社会生活方面持续发力。作为城市文化重要载体,博物馆通过开展分众教育活动,如湖北省博物馆的关爱盲人朋友系列教育活动、汉景阳陵博物院的汉代体育运动双师课堂等,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丰富教育活动,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邓琰研究员特别强调博物馆交互体验创新的重要性。以武汉博物馆青铜镜修复体验活动为例,观众可化身 “文物修复师”,亲身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此外,博物馆尝试将传统工艺与美食创意结合,如以越王勾践剑为灵感,用巧克力复刻宝剑,增强文化趣味性和吸引力。

文创产品开发与跨界合作也是博物馆传播文化的创新实践。博物馆通过文创活动,如《盛世欢歌》《俑立千年》、上博文博剧本游等,将影视、戏剧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为观众带来全新文化体验。同时,博物馆与游戏《率土之滨》等跨界合作,借助多领域力量实现传统文化广泛传播。

讲座尾声,汉口学院副董事长、副校长、传媒学院院长王鹤教授进行总结发言。她对邓琰研究员的精彩分享深表感谢,并表示此次讲座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博物馆在分众时代的独特价值。王鹤副校长指出,作为传媒学院学子,同学们肩负着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光荣使命。汉口学院传媒学院积极响应湖北省推进文化强省、文旅强省战略,致力于培养传媒方向的文博人才,与武汉文博行业多家单位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她鼓励同学们以此次讲座为契机,将传媒技术与文博知识相结合,深入学习、积极探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讲座不仅加深了参与者对博物馆在分众时代重要作用的认识,更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思路与实践路径。展望未来,汉口学院传媒学院将继续深化与武汉博物馆等专业机构的合作,携手共进,不断拓展协同育人的深度与广度,培养更多专业型文博人才,共同推动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传媒学院教学副院长王超,科研副院长蔡宣传,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系主任耿嘉婕、黄岚、蒋思雨等教师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