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间茶园,品味淳朴风貌
走进乡间茶园,品味淳朴风貌
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大学生社会实践观,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汉口学院传媒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团委号召,认真组织汉口学院2023年“万名师生下基层”实践活动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2023年8月18日,恰逢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州四十年之际,汉口学院传媒学院乡村振兴观察小分队来到了湖北恩施。感受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筑中华民族之魂。
在恩施当地,摔碗酒有一个很贴切的名字:“biang当酒”,这一碗酒下肚,酒兴正浓的时候,biang的一下,把酒碗摔碎,一瞬之间,酒碗就被摔个四分五裂,而且摔得越碎,彩头也就越好。
汉口学院传媒学院的同学们也进行这个习俗的体验,喝完甜甜的米酒,把酒碗biang 一声摔碎,也搏一个彩头,希望此次三下乡活动能够圆满进行。同学们也将用脚步去践行,用行动去体验每一份浓浓的淳朴风味情。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是地方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恩施作为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地含有不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的银饰锻造,土家族的织锦西兰卡普,摆手舞等等,都是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
为了传承非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通过三下乡活动中深入贯彻,懂得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的重要性,以便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在本次三下乡过程我们对这些非遗文化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和学习,也希望能够凭借我们小小团队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苗族和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非遗,走进非遗,传承非遗。
最后,作为大学生应当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多的了解。目前学习这些文化的渠道很大程度地局限于网络,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接触、切身体会到非遗文化。我们团队希望能够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了解到更多的非遗文化,懂得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也希望能够凭借我们的力量让土家族和苗族的非遗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从而为非遗文化的留传作出一份力量。“非遗保护”不仅仅是一次三下乡活动就能做到的,需要更多的人参加进来,学习非遗,走进非遗,传承非遗!
END
来源|传媒学院
编辑|余仙洋
审核|周志鹏
指导老师|张雨婷
扫码关注我们
致力于服务传媒学子
汉院传媒团学联
- 上一篇:学习张富清精神,永葆初心本色
- 下一篇:探访山东东营 追寻振兴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