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政协常委毛志红一行前往汉口学院调研区校融合
日期:2022-10-30  发布人:传媒学院  浏览量:1
江夏区政协常委毛志红一行前往汉口学院调研区校融合
10月21日上午,江夏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二级巡视员毛志红同志率队前往汉口学院开展“共同缔造、区校融合”调研活动,并就开展乡村旅游讲解员大赛等区校融合项目与汉口学院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汉口学院董事、校长谢守城教授首先对毛志红部长一行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由副校长兼传媒学院院长王鹤教授汇报了学校和学院的情况。她说,今天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日子,22年前的今天,汉口学院的前身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正式成立。学校在华师的孕育孵化下,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学校经历了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历程。现在是第三个十年,适逢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校正朝着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化发展的一流应用型大学而奋斗。作为学校二级学院的传媒学院,成立于2014年,发展良好,目前在校生1700多人,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等四个本科专业和一个专科专业摄影摄像技术。
王鹤院长指出,汉口学院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特别是2017年初, 在毛部长的亲自引荐下,促成了传媒学院与江夏电视台的深度合作,共同创办了汉口学院江夏电视台影视同创基地,这种模式也开创了汉口学院校企合作的先河。江夏电视台投资200多万,装修升级了学校的音乐厅,并且把《江夏往事》这档电视节目的录制设在了汉口学院。《江夏往事》是江夏电视台着力打造的一档文化品牌节目,从2017年创办至2021年10月,在影视同创基地完成了近两百期节目的拍摄,累计超过八万名江夏观众来到现场观看。该节目连续两年荣获湖北广播电视台颁发的“湖北广播电视奖”。汉口学院江夏电视台影视同创基地的建立,为学生在校内打造了一个深度参与电视节目创作的实践平台,也使学生们有机会深入了解江夏的历史人文,让大学有机会融入到江夏文化事业的发展中来。毛部长对此也给与了充分地肯定,认为这是区校融合成功的范例。

汉口学院传媒学院一直在不断探索区校融合的多种模式。传媒学院常务副院长刘立成教授汇报了区校融合的计划:包括学院正在筹备湖北省演讲协会乡村旅游讲解专业委员会,已经开设了乡村旅游讲解员素养概论选修课,在区校融合方面将尝试举办江夏区首届乡村旅游讲解大赛;正在筹办“新媒体人才创新与实践研究院”,在区校融合方面将积极推动“中国红色精神地标”、“工匠精神传播”、“中国气象生态地标”江夏篇的策划宣传;将结合江夏区商业贸易、物流等发展布局,积极推动农产品电商直播的教学实践活动;筹建“碳中和影视传播研究中心”,加盟“全球青年气候周”活动,推动碳中和国际电影节举行,助推江夏生态文明建设。
江夏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毛志红通知充分肯定了汉口学院传媒学院在区校融合方面做的具有深度、高度和广度的探索,下一步将围绕江夏“文化名区”的建设目标,乡村旅游讲解员选拔大赛等较成熟项目可优先实施,其余许多好项目,希望区校合作发展促进中心能牵头做好融合,毛部长希望各方能深度合作,共同发力,合力实施,做好共同缔造方面的探索。
研讨会上, 汉口学院副校长王鹤和小免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家瑾共同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
江夏区政协文史委主任徐光水、江夏区校合作发展促进中心科长刘婧、武汉市普生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浏、江夏旅游商会会长谭文洁等参加了座谈调研。

收藏本页